第321章 瞬间热情高涨的研究员们
“华院长,这是半张桌子吗?”
王嘉恩看着眼前两米高的大柜子,有些无语。
“这还嫌大呀?”华院长面露错愕,“去年我们在和县制造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,那一栋房子那么大呢!
这个,宽一米二,高两米一,厚度七十公分,运算速度突破了每秒50万次!”
王嘉恩哭笑不得,伸出双手比划了一下:“我以为,是平放后半张桌子呢。”
这时,便听后面一位女研究员笑道:“王先生您放心,我们材料所一定做出更小的晶体管!”
转头看去,却见那女研究员站在很后面。
这位女大神,林兰英女士,国内半导体先驱,搓出了我国第一份锗单晶、第一根硅晶棒、第一份砷化镓材料。
她现在还不是后世照片上那位老奶奶,而是一位23岁的天才少女,担任材料所半导体室的研究员。
想了下,王嘉恩发现这些天才根本不能以常理度之。
自己带来的那些材料,交给普通人,估计看都看不懂。
交给一般的天才,也是拔苗助长,弊大于利。
但是对于这些妖孽,简直就是醍醐灌顶!
念及至此,老王笑道:“光缩小晶体管的体积是不够的,相信林主任应该也看过了我带来的,半导体行业的相关资料?”
林女士一听这称呼,顿时憨笑:“我还不是主任...”
“这里竞争这么激烈吗?”王嘉恩假装惊讶,“你这样的天才都还当不上科室主任?”
“哈哈哈哈哈哈...”
恭维的话谁都愿意听,老王这一句显然让大家内心十分的畅快。
林女士吃亏在年龄太小,虽然眼前的人都年轻,没有一个超过50岁的,比如他们材料所的所长,也就是站在人群第二排的那位钱临照先生,今年也才33岁。
但33岁,总比23岁要沉稳得多,能够处理研究之外的很多事情。
当然这位钱所长也是牛逼克拉斯,主要研究的是金属物理和晶体缺陷,后来带队研发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。
这地方,已经不是天才扎堆了,而是妖孽扎堆。
如果说天才是万里挑一,那工院和科院最初组建时的700多人,那是4亿5千万人中挑出来的,相当于一百万人里面出一个!
而眼前的二十多号人,是整个工院最出色的研究员,想想他们的含金量?
天才,真就只是见他们的门槛。
笑过后,老王继续说道:“晶体管体积缩小,确实可以在一块电路板上集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