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1章 阴阳
太乙,那么以后,除非他愿意将自身的境界永远控制在太乙,再不奢求果位,否则……
真是好险。
旋即丁林的眸中又有戾气闪出,危机过后,后怕过后,他只觉的自身的思维一下子变得无比的清醒,这青荷竟然在此时动手,便说明只凭着单一的空间法则,在之后他成就果位之时,争夺身体的主导权,没有把握,而越是如此,便越是不能如愿。
丁林又闭上了眼睛,他不愿再等待,这危机后的灵静,固然让他心神俱疲,却也无疑是晋升的最佳时机。
他又思忖起颠倒阴阳。
原本,丁林是想以之分别练成阴和阳两道法则的,但就在思索日月轮转,天气阴阳之后,他又忽然有了新的打算,他能否将阴阳看成一个整体。道德经中有言“万物抱阳而负阴”,太极图中也有阴阳眼,而无论是之前的日月轮转,天气变化,其实都在这个框架之内。
阴阳可以是一种现象,更能算作是一种哲理。
在此世,或许得说是天地至理。
丁林化用前世的思维思索,以他如今的境界,一个念头便可以推演出无数,有了大概的框架和轮廓,模糊的概念很快便清晰了起来。
他仍旧将阴阳看做一体,得出了阴阳哲理的特点,共有三个:统一、对立和互化。
在思维上它是算筹和占卜不可分割的玄节点。
它是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、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,是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。
丁林按照易学思维理解,概括而言。
阴阳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,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。
阴阳相冲化万物,世间万物,皆有阴阳之道,即可从万物万事之间领悟到一丝阴阳之理。每个人对领悟后,都有不同的见解,因为万物存于阴阳之道。
丁林又想起了前世所读的许多书籍,那时一知半解,现在却都能在其中窥见阴阳的影子。
阴阳一词,实在是代表了很多的意思和道理。
丁林再做归纳,将他简单笼统分为:阴阳对立,阴阳相冲,阴阳转换。
思维到此为止,极境升华。
丁林不知道这般笼统,能否生出法则,但他已经将自身的推演理解运用了到了极限,这些便是他理解中的阴阳。
下一刻……
“轰隆隆!”
内景洞天中竟然有雷声响起。
这是丁林第一次凭借自己,也不能说是全凭自己,他只是站在了前世无数伟人的肩膀上勉强做出归纳总结。
但看